close

最近常常聽到新聞說:景氣冷、氣候冷....很多父母因為失業...心情不好

動手打小孩....

有一個中年的父親,愛孩子有佳,卻因為某天早上孩子起床找不到阿嬤,

因此而哭鬧....然後....他因為勸也勸不聽...就打女兒的耳光...

一打就是10分鐘,停也沒停下來...

等到回神時,女兒已經倒在地上..臉色發青....送醫急救...不治!!

這新聞同時震撼了我跟彤爸

我們都再度的跟彼此說:我們一定要更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最近,

有時候彤彤的皮+小bin的使壞

有時候,常讓我對他們大小聲

大小聲的後果,當然我換來短暫的安靜...

但是有時候從彤的眼神中,看到是對我的些許恐懼

與其說恐懼不如說是距離感...

大聲對小bin來說....換來的是一陣模仿...

因為他會學我更大聲的亂吼一通....根本不知道我在罵什麼??

彤有時候,會走過來...故意擠出很不自然的笑容...看著我...看看我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我沒有給他同等的臉色...彤就會問我:媽媽...你怎麼了??

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這句話,我聽了真的很難過..

我跟他說,我愛你...我不會不喜歡你

但是你做錯事情....我會生氣

我生氣 不代表我不愛你

彤就說:但是你都好大聲

我說:我不大聲,你根本聽不見阿!!

彤說:但是這樣我會很怕耶~

我就說:那我下次不要大聲,那你也不要...不聽話!

當然事情怎可能這樣溝通就了得...

那天下真的就太平了!!

剛好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在這個時候,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試試看


父母情緒控制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主題是:父母指導孩子學習除了講究方法,還應注意情緒。 我相信大家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一定已經了解了一些關於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錯誤情緒對於孩子的影響。

說起情緒,其實情緒是具有兩面性的,如果沒有情緒的支持,僅僅是靠理智那我們是很難做成一件事兒的。但同時,如果我們不恰當的表達情緒,又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特別是在親子關系中更是如此。我也為人母,所以我理解天下父母的艱辛,我們為人父母者都有七情六欲怎能不會發火呢?事實上世間也根本不存在不會發火生氣的人,因為生氣是情緒的一種正常表達;說到這兒我想向大家做一個小調查,在指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發過火的請打11。在指導孩子學習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會經常發火的請打22。(謝謝大家的坦誠與參與)

但現在我還想和大家說的是,雖然生氣是情緒的一種正常表達,但如果我們把生氣做為一種常態,甚至做為一種教育方式,那就不正常了對吧?

我們只要細心品讀各類家庭教育問題個案,就會發現很多家庭教育的失敗案例,都和父母的情緒管理不善有關。孩子厭學、孩子撒謊、孩子叛逆、甚至孩子有網癮等等幾乎都和父母情緒有關。所以今天特別想和大家一起來討論情緒的話題。在從事家庭教育咨詢的過程中,我聽到過太多來自於家長們的這類說法:“當時,我很想控制我的情緒,不罵孩子或者不打孩子,但是我控制不住。”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句話裡的含意,它向我們傳遞了一些什麼樣的信息呢?

信息1、父母已經知道了當時的情緒是錯誤的情緒,(因為他想要控制。)
息2、父母雖然意識到當時的情緒是錯誤情緒,但並不清楚錯在哪兒?(因為他雖然想控制,但最終還是沒能控制住)
信息3、父母希望尋求幫助,找到在指導孩子時如何管理好情緒的正確方法。 (因為他們知道來找指導師了)針對這類父母給的這三個信息,我們如何才能確實有效的幫助他們呢?

模擬場景分析

現在我就根據平日裡這類案例的咨詢情況給大家模擬一個場景:孩子在做作業,遇到難題向媽媽求助,媽媽看了看題,覺得非常簡單,心想,這孩子肯定上課沒專心聽。於是對孩子說:“你自己再好好動動腦筋,那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

孩子聽完後,皺著眉頭,手裡玩著筆,也不看題目。媽媽覺得孩子的懶勁兒又上來了,感覺有火氣在內心游動,但還是想讓孩子把難題弄懂,於是按耐住火氣,嚴肅的對孩子說: “你把題目再讀一遍.”

孩子不樂意了,嘴裡哼哼唧唧的就是不讀。這一下媽媽的火氣終於爆發了:“你這孩子,那麼懶,也不會自己動動腦筋,教你你還不願意學。看你以後能有啥出息?”

孩子頂嘴:“我不要你教了,我從此即便不會做,也不再問你了。”怒火中的媽媽抬手給了孩子一巴掌。媽媽的怒火同時也點燃了孩子的驚恐、委屈與憤怒;於是孩子放聲大哭。壞情緒相互影響,把媽媽的怒火推到了極點,她抓起孩子的作業本,用力撕得粉碎;然後把紙屑碎片扔得滿屋都是。

孩子被嚇呆了;媽媽也為自己的舉動感到不可思意。第二天,孩子紅腫著雙眼去上學,不會做的題目依然不會,而且沒能完成作業。媽媽一夜沒睡著,她後悔、她迷茫、她不知道孩子怎麼了,她也不明白自己怎麼了?

我們大家先來從這一場景中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讓媽媽的火氣層層升級?我們分析的越透徹,越能幫助我們有效的指導此類問題。(請大家踊躍發言,我們一起探討。您可以打字也可以排麥)謝謝大家,我們來把剛才大家的分析總結一下。

媽媽火氣升級的原因:
1、媽媽覺得題目簡單但孩子卻不會做。(火氣醞釀期)
2、媽媽認為孩子不會做,是因為不用心,上課沒專心聽講。(火氣彌漫期)
3、媽媽覺得孩子懶不愛動腦筋。(點火儀式)
4、媽媽想幫孩子弄懂難題,但孩子不配合。(爆發期)
5、在媽媽已經控制不住情緒的狀況下,遭遇孩子的對抗。(頂級火勢)

分析完原因後,我們再來看場景中的孩子和媽媽有沒有問題需要解決呢?
有:孩子有弄不懂的難題,媽媽想幫助孩子把不懂的題目弄懂。這才是最重要的。但媽媽這場火把題目燒沒了,而問題卻還保留著,孩子照樣沒弄懂難題,而且還派生出了新的問題。媽媽自己怎麼了?孩子怎麼了?

媽媽自己怎麼了?孩子怎麼了?

1、媽媽認為:題目簡單,題目真的簡單嗎?其實,簡單只是媽媽的認為,對孩子來說,他不懂的,就是難的,就不簡單。每個人的知識結構和學習狀態不一樣,對一個問題不懂,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我們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孩子“不用心”不能專橫的判斷孩子上課不聽講。我們成人認為簡單,是因為我們已經掌握了這個知識,而孩子,也許他是第一次接觸,與以前的知識還沒有聯系起來,一時理解不了,也就是俗話說的“轉不過彎”。所以媽媽認為題目簡單的這一判斷到底准不准確呢?不准確

2、媽媽覺得孩子懶,不愛動腦筋,真是這樣的嗎?從場景中孩子的表現來看,孩子皺著眉頭,手裡玩著筆,也不看題目。這狀態說明孩子不是不想動腦筋而是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麼動腦筋。

3、媽媽想幫孩子弄懂難題,但孩子卻不配合。孩子為什麼不配合啊?是因為媽媽指導孩子的方法有問題;孩子求助於媽媽的意圖是想找到答案,而媽媽卻在以上一系列的錯誤判斷後,帶著情緒命令孩子再讀一遍題目,本來媽媽這樣做是想讓孩子把題目的意思
弄懂了,問題也就好解決了。但是媽媽沒有和孩子說明再讀一次題目的意圖。那麼孩子這時候會怎麼想呢?他覺得我讀了也沒有用啊,我已經讀過一次了,還是不會做啊。或者孩子的意思是,我不會,才請你來幫我,你讓我自己去讀,讀了有什麼用啊?有用的話,我還叫你幫我嗎 ?這個時候,孩子其實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了:孩子希望媽媽做的,和媽媽實際做的不一致。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成人遇到自己希望的,和別人做的不一樣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感受?或者說人們在遇到這個問題時,第一反映是什麼呢?比如您滿懷希望的進了UC可是聽到的內容和您所希望的完全不一樣,您的反映會是什麼呢?您一定會覺得很失望:“怎麼會是這樣呢?浪費了我的時間,我不想聽了。"

這就是我們成年人的反映,所以,孩子不願意配合媽媽的行為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了?
說到這兒,我們是否感悟到,其實我們上面分析出的五點令媽媽生氣的原因都只是表像的,而真正另媽媽生氣的原因是:媽媽自己主觀臆斷,不懂孩子。我想,如果場景中的媽媽懂得了這個道理,那她指導孩子難題時的心態以及方法會好得多。

接下來,我想請大家一起來把上面的場景重新模擬一次,如果您是場景中的媽媽或者爸爸,您會怎麼做?

如果我是場景中的媽媽我會這樣做:孩子做作業,遇到難題向媽媽或是爸爸請教,媽媽拿過題目,仔細看了看說:“看來我們寶貝兒又遇到難題了,來媽媽和你一起動腦筋好嗎?”明確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寶貝兒,你先看看這題目裡是要求算什麼呀?是算面積呢?還是算距離?”然後,“我們來看看,題中給出的條件是什麼呢?” (比如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然後把這個找出來後,再問孩子算面積的公式是什麼呢?) 最後問孩子:“寶貝兒,現在知道怎麼做了嗎?”其間看孩子如有皺眉的舉動,應及時鼓勵孩子,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給孩子一個示範。(感謝大家積極的參與)

我們在指導此類問題的時候,還有必要給家長一些相關的提示
溫馨提示:

1、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在思考一問題的時候總是找不到答案,但如果停下來不再去想,睡一覺或者休息一會兒,答案反而躍然紙間。其實人經常都有犯糊塗的時候,腦子裡就像蒙著一層霧,就是不清楚。也許這個時候,腦子已經停止工作了,就像一台死機的電腦,拒絕任何操作。這時候其他人再發火也沒用,越發火越糟糕。還不如關機,讓他休息一會兒,做點別的事,再重新啟動,沒准突然就明白了。總之,最終是要讓他自己明白,學習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必須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目的。

2、我們指導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需要孩子思考,而怒吼卻恰恰把孩子引向了害怕、委屈、憤怒和抗拒,他的精神完全被這些負面情緒所占據,還怎麼能夠靜下心來思考?憤怒損耗能量,當父母發怒的時候,自己已經不可能靜下心來給他講題了,而父母的憤怒又點燃了孩子的憤怒,結果雙方都是既傷身,又傷心,最後不歡而散,造成學習草草結束這一後果。

3、當我們用指責的口氣批評孩子時,孩子一定會產生抵觸情緒,結果事與願違。我們為什麼不能換一種方式呢?我們可以這樣和孩子交流“我剛講的內容,你又做錯了,是不是剛才媽媽沒有講清楚?”事實上,孩子忘了,很多時候就有家長自身的原因,沒准兒確實是家長沒講清楚。

4、要考慮到孩子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不感興趣?是不是理解錯了?原因肯定是有的,但是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查找,一起解決。

5、斥責孩子不用心,完全沒有道理。大人以自己現在的程度去要求孩子,以為他應該什麼都懂。可是,想想你自己吧,如果當年你什麼都搞懂了,不是早就考上北大清華了嗎?現在你不早就成了科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這家那家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東西是永遠想不明白的,都有一些知識永遠學不到手,孩子不懂很正常。寬容、善意,這些對待人的基本准則,也應該用在孩子身上,不能因為他比我們弱小就可以隨便吼他。再小的孩子也是會反抗的,惹不起,躲得起,他可以不問你,不讓你知道他不懂,天下很多很多的孩子不就是這樣的嗎?

6、我曾經聽到過有的父母很驕傲的說:“我家那孩子,特別怕我,我只要一瞪眼,他就嚇得不敢大聲喘氣。”讓孩子怕,是父母值得驕傲的事兒嗎?怕其實也是一種反抗、一種逃離。粗暴從來不會導致和諧,當孩子弱小的時候,他只有怕,只有忍讓,但當他強壯了,反抗的方式就會不止於此,你還能拿他怎麼樣?怕就是對抗的開始。
其實,我們解決問題才是主要的,指責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把問題搞得更復雜,更糟糕,得不償失。

有以上提示,相信會使家長在這一問題上的認知層次有所提高,但處理方式會不會有所改進呢?這就難說了,所以我們還應該和家長探討一些控制怒火的方法:在這兒我有四點建議。

控制情緒的方法:

1、離開情緒現場
你生氣了快吼出來了,請離開一會兒讓自己稍稍安靜一些。為何有的家長會把孩子打傷打死?是因為打孩子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緒,壞情緒的宣泄一定要在徹底宣泄完之後才會痛快。所以一旦壞情緒開始釋放,就很難控制住了。那麼我們必須要在第一時間不要讓它發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離開情緒現場。

2、積極暗示
在想要發火前,請及時暗示自己,我的情緒在頂樓,我得乘電梯下去,現在已經降到二樓。當情緒能夠從最高層下降的時候,我們也就容易掌控情緒了。

3、深呼吸
通過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讓自己的情緒不再失控。很多和情緒有關的詞兒都和“心”有聯系。比如“憤怒”“憂愁”。最近有科學家發現,我們人體大概有四萬個神經和大腦相通。當你調整呼吸的時候,它們會有助於我們情緒的管理。

4、向自己提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宅媽:如果當時我還有理智~~~)
我為什麼要生氣?
我生氣是否能解決問題?
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我應該選擇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

我把以上四種方法提供給大家,如果我們家長能把其中的任何一種方法慢慢形成一種習慣的話,那麼我們的情緒也就不是那麼難管理的了。也許大家還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如果您有,請上來和我們一起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misammi 的頭像
    mamisammi

    [夏米拉]超有事報告

    mamisam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